二、古人的谦称与敬称:
1.敬称:(1)“_______”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,有“美好”的意思。如:令尊、令兄等;
(2)“_______”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。如:惠临、惠顾: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;
(3)“_______”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。如:垂问、垂询:指对方询问自己;
(4)“_______”,指所受的礼物。如:赐教:别人指教自己。
谦称:古代君主自称孤、朕、寡人、不谷。
一般人自称臣、仆、愚、蒙、不才,在下、下走、下官、鄙人等。女子自称一般用妾、奴等。
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、贱内、内人,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、犬子、小犬,称女儿为息女、小女等。
2.下列文学、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( )
A.《列夫·托尔斯泰》一文节选自《三作家》,作者是茨威格,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、传记作家。
B.《乐府诗集》是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,由郭茂倩所编。《木兰诗》和《孔雀东南飞》均是其代表篇目。
C情谊契合、亲如兄弟的朋友叫“金兰之交”;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“患难之交”;
D殿试是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考试,由皇帝亲自提问,第一名称为“状元”,第二名称为“榜眼”,第三名称为“进士”。
3.下列文学、文化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( )
A.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选自鲁迅的《朝花夕拾》,《朝花夕拾》是鲁迅回忆童年、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。
B.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。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,代表作有《龟虽寿》《观沧海》等。
C.“花甲”指六十岁;“上元”即元宵节,在正月十五,人们张灯为戏,又叫“灯节”。
D.“无丝竹之乱耳”中的“丝竹”泛指音乐;“烽火连三月”中的“烽火”指战争。
4.下列对新闻(消息)体裁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真实性、及时性、简明性是新闻(消息)的特性。
B.就结构而言,新闻(消息)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,即标题、导语、主体、背景和结语。
C.对于新闻(消息)要素,西方有五W之说,即WHAT(何事)、WHO(何人)、WHEN(何时)、WHERE(何地)、WHY(何因)。
D.新闻(消息) 的六要素是人物、时间、地点、事件发生的原因、经过、结果,它要与记叙要素完全相同,因此,我们可以说新闻(消息)是记叙文的一种。
5.下列各项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( )
A.社稷:社,古代指谷神,即农业之神;稷,指土地之神。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,五谷丰登,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,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。
B古诗文中经常提到“岁寒三友”,它们是松、竹、梅。
C.四书指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。五经指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
D.古时“泰山”喻指岳父,“伉俪”是对夫妻的称呼。对老师称“子”“夫子”“师”“先生”。
三、文言文默写
(1) 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 。(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)
(2)____________,猿鸟乱鸣;昔日欲颓,_____________。(陶弘景《答谢中书书》)
四.理解性默写
五、文言文
【甲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:“甚矣,汝之不惠!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”北山愚公长息曰:“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,曾不若媚妻弱子。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了,了又有孙;了了孙孙无穷匮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”河曲智叟亡以应。
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帝感其诚,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,一厝朔东,一厝雍南。自此,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断焉。(选自《愚公移山》)
【乙】项籍①少时,学书不成,去;学剑,又不成。项梁②怒之。籍曰:“书,足以记名姓而已。剑,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”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,籍大喜,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学。…后刘、项相争,刘邦智取,项籍以力斗,然终为刘所败,乃智穷也。
(选自司马迁《项羽本纪》,有改动)【注】①项籍:项羽,名籍,字羽。②项梁;项羽叔父。
6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。
①汝之不惠
②何苦而不平
③惧其不已也
④不足学
7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( )
A. 而山不加增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.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辍耕之垄上
C. 以残年余力 何以战 D. 其如土石何 屠自后断其股
8.下列各项中,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( )
A.甚矣,汝之不惠! B.忌不自信。
C.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。 D. 南冥者,天池也。
9.将下面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①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。
②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学。
10.简析愚公成功和项羽失败的原因,并谈谈启示。
【甲】周亚夫军细柳
司马迁
文帝之后六年,匈奴大入边。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,军霸上;祝兹侯徐厉为将军,军棘门;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,军细柳,以备胡。
上自劳军。至霸上及棘门军,直驰入,将以下骑送迎。已而之细柳军,军士史被甲,锐兵刃,毅弓弩,持满。天子先驱至,不得入。先驱曰:“天了且至!”军门都尉曰:“将军令回:‘军中闻将军令,不闻天子之诏。'”居无何,上至,又不得入。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:“吾欲入劳军。”亚夫乃传言开壁门。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:“将军约,军中不得驱驰。”于是天子乃按徐行。至营,将军亚夫持兵揖曰:“介之士不拜,请以军礼见。”天子为动,改容式车,使人称谢:“阜帝敬劳将军。”成礼而去。
既出军门,群臣皆惊。文帝曰:“|呼,此真将军矣!囊者霸上、棘门军,若儿戏耳,其将固可袭而虏也。至于亚夫,可得而犯邪?”称善者久之。
【乙】良将李牧
司马迁
李牧者,赵之良将也。常居雁门,备匈奴。以便宜“置吏,市租皆输入莫府~”,为士卒费。日击数牛飨士,习射骑,厚遇战士。为约曰:“匈奴即入盗,急入收保,有敢捕虏者斩。”匈奴每入,烽火起,辄入收保,不敢战。如是数岁,亦不亡失。然匈奴以李牧为怯,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。
赵王让李牧,李牧如故。赵王怒,召之,使他人代将。岁余,匈奴每来,出战,数不利,失亡多。复请李牧。李牧至如战约匈奴数岁无所得。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,皆愿一战。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,选骑得万三千匹,百金之士五万人,教者十万人,悉勒习战。李牧多为奇阵,大破杀匈奴十余骑。其后十余岁,匈奴不敢近赵边城。
(节选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有删改)【注释】①便(biàn)宜: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。②莫府:即幕府。③飨(xiǎng):用酒食招待。④入盗:入侵。⑤收保: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。“保”通“堡”。⑥让:责备。⑦百金之士:能冲锋陷阵的勇士。
11.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(2分) ( )
A. 李牧至如/故约匈奴/数岁无所得。B.李牧至/如故约/匈奴数岁无所得。
C.李牧至/如故约匈奴/数岁无所得。D.李牧至如故约/匈奴数岁/无所得。
12.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(2分) ( )
A.军细 上自劳军 B.居无何 常居雁门
C.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.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
13.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(3)( )
A.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占代礼仪相关,如“持节”“揖”“拜”“改容式车”等,其中“改容式车”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,于是以身作则,恪守军礼,以示君威。
B. 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,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,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,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、识大体。
C.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,写军门都尉、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,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,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“真将军”的形象。
D.乙文中“匈奴每来,出战,数不利,失亡多”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,
14.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(4分)
①将军约,军中不得驱驰。
②如是数岁,亦不亡失。
15.从以上两文中看,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?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?(3分)
参考答案:
推荐内容
初中语文学不好?拿不到高分?二...
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—北京...
一、单项选择题(每小题只有一个...
芦溪2019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...
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综合模拟卷(一...
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综合模拟卷(二...
颜老师说: 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...
人物篇 1. 对你最重要的人 根据...
2019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...
查看资格要求,选择标准和授权条...